据海关总署网站消息,2025年4月,天津自贸试验区迎来挂牌十周年的重要里程碑。据统计,天津自贸试验区的进出口总值从设立之初的1784.3亿元,稳步攀升至2024年的3087.3亿元,增长73%,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天津海关努力对接国际高标准,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十年来,天津海关累计推出创新举措221项,其中12项创新举措经国务院在全国复制推广借鉴,占天津自贸试验区29%。
与此同时,天津海关努力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受海关总署委托,天津海关牵头做好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协同创新工作,出台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协同创新工作方案,以系统性、集成式协同创新成果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聚焦三地产业特点,天津海关以小切口打造“未经联网核查的进口医疗器械风险防控京津冀协同新模式”,增强进口医疗器械入境验证有效性,显著提升了区域协同水平。围绕支持跨境电商新业态规范发展,创新“京津冀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实时物流信息比对功能模块应用”模式。2024年10月,第三届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席会议发布15项协同创新成果,其中“京津冀进口文化艺术品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联动协作模式”等3项作为海关协同创新成果发布。
通过打造全链条创新体系,天津海关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天津海关围绕租赁资产交易、海关异地委托监管等关键环节持续开展“租赁 ”系列举措创新,助力天津市租赁产业发展。目前,天津自贸试验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融资租赁货值约757.7亿元。
天津海关充分利用天津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制度创新优势,紧扣航空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实际需求,对航空产业上下游企业探索实施全链条集群监管。创新推出航空维修“件中件”监管模式,支持企业拓展维修业务范围。目前,飞机“维修改装 租赁”业务货值已达1.58亿元。(天津海关/文)